心臟病|冠心病趨年輕化無症狀難預警 CT-FFR檢查解決「灰色地帶」個案免除通波仔
發布時間: 2025/01/11 08:00
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致命疾病,其中超過六成死亡個案是由冠心病引發的心肌梗塞,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,這個趨勢與都市人的生活方式、不良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息息相關。今次請來心臟科專科林逸賢醫生講解,冠心病的預防、檢測與治療方案,有助減低發病機率。
冠心病是由於血脂和鈣化在心臟冠狀動脈內積聚,逐漸形成斑塊,導致血管壁增厚硬化,阻塞血液流動。典型病徵為胸口翳悶,尤其進行運動或體力勞動時加劇,休息一會後可以紓緩。林醫生指出,許多患者會出現牙痛、肩膀痛、背痛或胃部不適等非典型症狀,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而延誤診治。
慢性冠心病難以識別
林醫生形容,心臟血管像行車綫,膽固醇積聚會令行車綫變窄,當有很多車(血管斑塊)經過該行車綫時,心臟血管突然堵塞,形成急性冠心病,需要第一時間進行「通波仔」手術打通血管。他強調,急性冠心病往往都是由慢性病況演變而來,因此,及早做好風險管理至為重要。
冠心病的治療方案主要是藥物和手術,處方溶血藥有助於控制病情和減低心臟病發的風險。當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時,醫生會考慮進行「通波仔」手術,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,可能需要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。
心臟電腦掃描(CT)是一個檢查是否患有冠心病的常用及普遍的方法,醫生常用來評估心臟冠狀動脈是否出現收窄或堵塞情況,來判斷是否患有冠心病。然而,林醫生指出,以血管的收窄程度來決定治療方案並不夠全面。臨床上,對於血管堵塞達到90%或以上的情況,通常需要進行「通波仔」手術,但對於收窄在30%至90%之間的「灰色地帶」個案,心臟電腦掃描難以準確判斷是否需要手術介入。傳統上,檢查量度血流儲備分數(FFR),當FFR數值低於0.8時,表示血流顯著減少,這為醫生提供了手術決策的科學依據,是業界的金標準,這屬一種入侵性檢查,故存在一定風險。
革新技術獲國際推崇
血流儲備分數造影(CT-FFR)是較新技術,為冠心病的診斷帶來了重大突破,這項技術結合了CT掃描和人工智能分析,透過計算FFR來評估血流的實際情況,醫生透過分析數值,能更準確地判斷哪些患者需要進行「通波仔」手術,哪些患者只需藥物治療。CT-FFR優勢在於能減少不必要的入侵性檢查和手術,降低手術併發症的風險。國際組織亦將CT-FFR納入指引,但此項技術在香港還未普及,現時只有私人檢測中心、私家醫院提供此項服務。市民在公立醫院輪候通波仔手術需時,甚至長達一年,CT-FFR能夠協助醫院準確分流,識別需優先手術的患者,有效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。
面對冠心病年輕化的趨勢,林醫生強調預防的重要性,現代都市生活壓力大,許多人有吸煙、睡眠不足和不健康飲食的習慣,這都會增加冠心病的風險。他提醒,即使成功進行手術,若不改善生活習慣,仍有復發風險。市民應及早關注心臟健康,定期進行檢查,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「特別是男性在40歲左右,即使沒有症狀,也應尋求家庭科醫生或心臟科醫生進行風險評估。女性則建議在收經後進行檢查,因為女性發病年齡通常比男性晚十年左右。若出現血壓高、血脂高的初期因素,應及早進行檢查,越早干預越好,防患未然。」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撰文 : 心臟科專科 林逸賢醫生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